5月13日,伟德国际1946bv官网联合宝鸡市教育数字化研究中心,精心策划的“非遗进校园,千年秦腔薪火传”主题活动在宝鸡清姜小学圆满举行。本次活动由宝鸡教育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敏娜、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党支部肖隽老师两位老师带队,来自“数智空间”社团、“青听树洞”社团的7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活动。清姜小学副校长富会利,教导主任段亚慧出席了本次活动。
活动围绕“故事启智·文化润心”主线有序开展。在秦腔文化讲堂环节,方明源、席雅宁同学以国家二级演员安万老师的动人故事为切入点,借助童趣化的图文讲解,搭配《三滴血》经典片段展演,生动地向孩子们介绍秦腔“唱、念、做、打”的基本功,以及“生、旦、净、丑”的行当特色。


梁域同学展示的秦腔人物智能手办,瞬间点燃全场气氛。当智能秦腔人物与孩子们展开互动问答时,小观众们兴奋地围聚在一起。“你可以介绍一下秦腔吗?”面对学生的提问,智能手办详细讲述了秦腔的基本知识,精彩的回答赢得阵阵喝彩。

在种菁华、白秀莉同学组织的脸谱工坊里,孩子们化身为“小戏妆师”。通过分组协作,他们绘制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秦腔脸谱。“我画的是程咬金”“我的是李元霸!”创作过程中,孩子们不仅掌握了“红忠紫孝”的谱式密码,更在动手实践中深切感受到戏曲美学的独特韵味。


本次活动采用“讲、演、创”三位一体的体验模式,让非遗文化变得可触可感。活动摄影团队成员程浩哲、党欢杰全程记录下孩子们灿烂的笑脸,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将成为后续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素材。活动结束后,许多孩子仍兴致盎然,围着志愿者询问下次活动的安排。


此次“秦腔进校园”活动,不仅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启蒙课,更是一次极具意义的教育创新实践。通过“宣讲+科技+实践”的多维模式,活动将非遗传承与数字化技术、美育教育深度融合,既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,也充分展现了高校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(图/程浩哲、党欢杰,文/方明源、席雅宁审核/马多秀)